“株硬”裂变式发展 新产业再下一城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9日       来源:株洲日报      阅读:197次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高晓燕 通讯员/何庆文

一辆智能汽车需要用到一千多颗芯片,一个智能手机需要用到处理器芯片、屏幕驱动芯片、电源充电芯片等多种关键芯片……

根据行业预测,在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芯片的缺货仍将持续。

目前,从汽车制造商到电信设备制造商,众多行业企业都在寻求新的方法以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但鲜有人知的是,用以切割和生产芯片的工具,就是株洲人耳熟能详的硬质合金产品。

这是硬质合金产业的新机遇,也是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大展拳脚之处。建企67年来,株硬集团肩负振兴中国钨工业的使命,始终站在行业最前端,以持续的研发与突破,走出了一条紧抓优势、裂变壮大的发展之路。

向高处走

尖端产品突围“丛生”

在机械手臂的有序运作中,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钻针正在成型。6月,走进株硬集团型材分公司,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精尖硬质合金产品正在被流水线制造出品。

用这款钻针生产的0.1毫米直径、细如发丝的微型钻头,能够在一平方厘米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留下2500个大小一致的钻孔,孔径肉眼难辨,钻头不断不弯。

在芯片制造、3C(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等高端产品加工领域,这款钻头应用广泛。此前,这样的钻头只能依赖于进口。株硬集团多年磨一剑,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一举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钻针,仅仅是棒型材类产品的一种。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市场对各类高端棒型材的需求也迅猛增长。通过技术创新,株硬集团不断开发出突破技术封锁的新产品,比如,具有高附加值的棒型材系列产品,已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钢体钢盖、电子元器件加工等领域,占据了国内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被欧美市场认可;涵盖钛合金加工用材质、高温合金加工用材质、木工刀具材料在内的S系列产品,品质更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准,部分产品在航空、5G等领域大放异彩。

壮大的产品体系,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让原本“窝”在株硬集团本部一角的型材合金事业部,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2019年,株硬集团在天元区启动建设2000吨/年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技术改造项目,于2020年12月投入使用,并顺势成立型材分公司。至今年2月下旬,新项目已实现满产,产能较此前提升60%,但产品仍供不应求。

从养在“花盆”中的苗子,变成栽在“花园”里的大树,株硬集团型材分公司蜕皮新生,正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就整个产业板块来看,棒型材仅仅只是株硬庞大体系中的一员。

“硬质合金是一种材料,但是扩展性很强,可以在很多领域找到应用空间。”株硬集团总经理毛善文表示,伴随着相关产业的进步,产品愈加细分,对硬质合金产品的种类、品质等要求也在提升,以前可一个牌号打天下,但现在,产品必须先做细、再做强做大,每一个板块都要力争做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才能有效应对国际竞争。

为此,这几年株硬集团再次梳理整合,形成新的产业组团,包括钻掘工具、粉末、大制品合金、钻头合金、异型合金、混合料等事业部(厂),难熔金属、长江工具等4家分(子)公司。每一个板块,都在专精领域内深耕,不断生发出新的“枝丫”。

2020年,株硬集团迎疫而上,在行业产量整体下降8%的情况下,全年硬质合金入库产量较上年增长10.55%,订货量增长10.36%,发货量增长5.08%,均创历史新高。

向宽处寻

基础材料不再被“卡脖”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基础能力是国内制造业急需补齐的短板。

以株硬集团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微钻为例,之所以能够成功突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上游原材料——合金粉末的技术升级。

长期以来,生产这种微钻的合金粉末,必须从国外进口。“和进口粉末产品相比,国产粉末在粒度均匀性、品质稳定性方面仍有差距。”株硬集团粉末事业部总经理阳立庚说。

近10年来,硬质合金产品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对合金粉末也有着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比如,5G时代更加集成化的线路板加工,需要粒度规格更细的超细碳化钨粉,而地矿、采掘等工程施工领域,则对超粗碳化钨粉有着更多渴望。

延长产业链,向上游环节挺进,株硬集团启动“粉末革命”。通过艰难研发,株硬集团成功突破超细微型钻头合金材料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直径0.1到0.3毫米的产品生产,结束了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合金粉末的品质,与生产加工的装备水平以及上游冶炼企业产品品质相关。新的技术升级箭在弦上。

抓住粉末行业价值链走向,近年来,株硬集团向超细和超粗碳化钨两端发力,迅速上马全新的产线项目,全线升级制造装备,提升制造能力和水平。

今年底,株硬集团粉末事业部中粗碳化钨智能化生产线将投产,预计满产产能可达到5000吨/年。明年下半年,一条全新的超细碳化钨智能生产线将启动建设。“计划到2023年,碳化钨粉产能较现在翻一番,达到年产1万吨。”阳立庚说。

向更上游溯源,株硬集团还在帮助冶炼企业共同突破技术瓶颈。一家上游冶炼企业的A型蓝钨多次发生元素超标现象。株硬集团派出技术人员,与该企业共同攻关,经过3个月的努力,逐一突破高品质蓝钨、特粗黄钨、均匀掺钠氧化钨等各专用原料制备技术,原材料质量、生产能力得到保证。

通过持续扩宽原料渠道,进行工艺优化,如今株硬集团已基本解决了各类专用碳化钨粉末对原料依赖性强的问题,多个主要标号的碳化钨粉末找到可替代原料,部分碳化钨粉末产品已取代国外进口。

向深处钻

人才与创新共生共荣

产品、产业的裂变,离不开创新的繁荣。而创新的主体,则在于人才。这几年,株硬集团挥好“三板斧”,“劈”出一个人才与创新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

第一“板斧”,放权。产业板块列入大事业部后,株硬集团进一步下放人事权、财务权、采购权和设备维修权,发挥事业部的主观能动性。导入IPD体系管理项目后,各事业部整合再造管理流程,分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品研发集成体系。

变“大研发”为多个“小而精”,活力迅速激发。

“各事业部面向市场收集信息,提出研发需求,再由公司市场委员会来决定是否立项。”株硬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张卫兵解释,如果确定为公司级项目,则由总部研发中心专家负责攻关,如果确定为事业部级项目,则由事业部组织技术人员研发。这样一来,各事业部对新品研发热情更高,而产品的更新频次也更快了。

第二“板斧”,激励。“以前,我们是基于技术进行开发,现在,是基于市场进行开发。”张卫兵细数两者的不同,前者,在一项研发课题结束后,可能会对某个领域、某项技术有新突破,但是暂时还找不到应用的领地,随后就“束之高阁”;而后者,则是根据市场现阶段的需求进行开发,解决横亘眼前的难题,相应的创新成果也可以很快转化、产生效益。

生产效益提上来,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也在加码。连续3年,株硬集团的新产品提成奖持续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突破2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去年更有科创团队一次性提取奖励超过100万元。

第三“板斧”,造池。层出不穷的新品需求和科研立项,成为吸引人才前来的“创新池”。自2018年以来,株硬集团引进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9人、本科毕业生33人。该公司还多渠道提升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2位博士后进站工作,推荐优秀人才参评政府及行业评级,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市高层次人才24人、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82人。

这“三板斧”下去,人才与创新相得益彰,互为增进。“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新产品对销售贡献率大于33.6%。”毛善文说。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解决了民族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国产化。比如,深孔钻削用螺旋孔刀具制备技术,使得我国汽车制作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硬质合金加工刀具;低温轧制用合金辊环制备技术,使得国产轧辊成为钢企低温轧制的首选产品;TPM滚刀等,或用于大国重器,或运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株硬的实力,也在其中愈发强大。去年,全球领先的先进产品制造商——瑞典巨头企业Sandvik,首次郑重在其官网写下:“株硬集团是公司全球三大竞争对手之一。”